2007年3月20日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今早在 slashdot 看到篇報導說 Mozilla 打算做 Desktop Environment,類似 KDE or GNOME 那樣。報導本身沒什麼,但第一篇回應讓我啞然失笑。它是這樣寫的:
I have an idea

Why don't they just pool their web browser, e-mail client and calender application into one big package. That would be a great start...
標準的 inside joke,若是在瀏覽器大戰結束前就開始使用 Internet 的族群,才比較能了解它在講甚麼。當時的 Netscape Communicator 正是這樣的一個 package,裡頭包括了瀏覽器、郵件程式、日曆還有網頁編輯器。過大的包裝以及緩慢的啟動速度,讓死忠如我最後也轉而使用 IE,直到 Mozilla 以 Firefox 之名再度出現。

巨型的科技公司很多,但很少有公司如微軟一般,以各種手段讓你在使用他們軟體時付出種種隱藏的代價,並以行銷手法欺騙不懂電腦的一般大眾。例如刻意對公定通訊標準的污染,擅自加入不合標準的規格,使得其他乖乖按照標準設計的軟體變為 "不相容"(可參考萬聖節文件);又或是故意讓 Office 2K 的文件在 Office 98 不能開,使得 98 的使用者被迫升級,然後是 XP,然後又是 2003。不公開軟體檔案格式,導致使用者失去對自己所創造出來內容的主導權等等。

獨占/寡占不必然是種罪惡。當年的 IBM PC(當然這很諷刺)、Netscape 到如今的 Google 都證明這點,但沒有一個作業系統可以像 M$ 這般給這麼多人帶來這麼多的麻煩。從一天到晚要重開機、老是在擠延伸記憶體的 MS-DOS,到那驚人的 Windows 95 Blue Screen Of Death:


還有層出不窮的病毒、木馬等等,都是從作業系統的層次就可以大部分避免的。流毒所及,許多使用者到現在都還覺得,電腦用久了會變慢,一段時間重灌是正常,把微軟的造孽當成電腦科技的必然。(事實上,現在的 Apple 也有這種傾向。我個人有點討厭 iTunes...)

電腦本該是簡單好用的,所有需要請 "電腦高手" 來幫忙解決的問題,都代表了軟體的不足。仔細想想,就會知道從最基本的作業系統開始,軟體業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講古、洩漏年齡、無養分,而且完全扯遠了的一篇文章...)

p.s. Netscape 當年的創始者之一 jwz 曾寫過一篇有名的辭職公開信,他對 Netscape 失敗的看法值得一讀。他目前在舊金山開夜店,店裡仍少不了科技與軟體的影子。有為者亦若是啊。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