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5日

王力宏之於色戒,張震之於臥虎藏龍

張愛玲之色、戒原著是極為精練、簡短而隱晦的。小說重意境、況且本是短篇,言而未盡之處全憑想像意會,改編自有難度。骨架之上加添血肉,還得自圓其說。以李安之能,我期待這是個夠份量的挑戰,只可惜結果可以更好。

-- 以下全是地雷,沒看過請自行忽略 --

大致來說,李安加上的血肉,是將原著簡單化、通俗化,給他一個大家能接受的解釋,然而有些部份卻畫蛇添足。最大的扭轉是,原著中以女性觀點出發,其愛情之想像、感覺,乃是王佳芝一人獨白,易先生則少有著墨。其後迫於形勢,不得不殺王佳芝,也不過感嘆「她還是真愛他的,是他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還有這番遇合。 」...「她臨終一定恨他。不過“無毒不丈夫”。不是這樣的男子漢,她也不會愛他。」.... 「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系,虎與倀的關系,最終極的占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這番思考,表現的終極佔有,哪是片中梁朝偉那般柔情百轉可比?

再如戒指。原作中戒指是易先生情勢湊合下,早約好了要給王佳芝的禮物,有些比照往例的意思。影片中卻安排為,易先生大手筆的一個驚喜,不願給老婆的「鴿子蛋」大戒指卻主動願給了王佳芝。又如唱戲一段,佳芝為易先生唱戲,情詞懇切,易先生感動落淚;整個成了兩情相悅、對等關係,故而最後痛苦撕扯,不捨殺之。合情合理、好接受了,卻少了衝擊,多了通俗。

李安另個有趣的安排,是很怕觀眾看不懂電影。如原著「到女人心里的路通過陰道。」直指由性而愛、戲假情真,角度都幫導演取好了。而其實那幾場性愛戲(就我來看,確有必要),已足夠明白表達,但大導演卻用心良苦,多安排唱戲這段劇情,不擺明了「戲假情真」四個亮晃晃大字?再如佳芝對特務老王的發脾氣一段,也是怕觀眾搞不清佳芝內心情感何來,特地明明白白宣之於口,硬是加上,體貼是體貼,不過講明了,也少了玩味,少了深度。

整部影片最奇怪彆扭的,當屬鄺裕民等人殺勒索者,以及採石場眾人被槍決兩段。勒索者一節,觀之感覺上像是為了平衡佳芝的犧牲,而讓其他人手上沾上鮮血,以表明他們也有付出,以及證明那時空背景下對漢奸厭惡之強烈。然而此段其實並無必要,色戒的重心,即在於佳芝從頭到尾先是對國家的付出,轉換到對愛人之付出,由犧牲貞操終至犧牲生命。一個徹頭徹尾的蒼涼角色,出現在張愛玲冷筆之下。故事就是如此殘酷,何必塗脂抹粉?

採石場槍決一節,更是讓人倒吸冷氣。目的應是放在佳芝與鄺最後一面,然而王力宏並不入戲,演技無張力,讓人難以入口。還不如改成易先生簽署命令時,鏡頭帶見「槍決」字眼,筆鋒一頓,仍然簽下,如此反有餘味未盡。巴巴的照見採石場眾人相望一眼,從此死別,就此淺了。

最後也最大的缺陷是,王力宏。為了票房找來個俊臉偶像,但就如張震在臥虎藏龍中捅出的那老大一個演技缺口,沒底子的人,哪是你大導演就可保證點石成金?從一出場就彆扭,觀眾為何發笑,實在是因為王力宏並不相信他自己演的角色,自然也說服不了觀眾。演技平板,表情相似,只有殺人一幕戲帶些說服力,印象中比張震好些。問題是湯唯與梁朝偉表現如此精彩,一般演員都相形失色,陳沖僅保不失,度宗華老資格了也遠遠比下,哪容得下鄺裕民這樣重要角色狠狠拉下一截?色戒的確在平均之上,但有這樣明顯的缺失,是否仍該抱回金獅?

李安是很聰明的導演。他選擇的題材常是困難而有價值的,如冰風暴談中產階級家庭問題、喜宴談同性戀與傳統價值觀衝突等等,然而在傳達上總是技巧的在細節處加以通俗、並淡化衝突,使它入口即化、皆大歡喜。

不敢說李安不是好導演,但,實在少了些雋永。

2007年9月20日

New Branch

如同我在 A Fork 中提過的,所有技術性的文章,日後將只在 Asleep from Day 出現。我已將其加入旁邊的 blogroll 連結。

讀書心得報告 - 反烏托邦 Dystopia

昨晚發神經把7-11領回來新買的美麗新世界華氏451度都啃完,卻沒有看1984那種驚心動魄感。相反地,美麗新世界在我工程師的腦袋結構看來,竟然有其合理之處。而這種看似合理的說法,才是真正的恐怖:他會引領你不自覺踏上錯誤的不歸路。大概把這幾本書簡介一下,盡可能少觸及情節,但希望能引起閱讀興趣。

1984

有名的"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老大哥在看著你」,就是出自本書。這句話有雙重意味,除了watch的照看之外,也代表了監視。書中描述一未來極權社會,政府無所不在,任何行為都被監控,而所有媒體皆受控制,所有資訊都經過改造、扭曲。其目的在控制人們的思想,而現實僅是人們所相信之現實,故只需人民確信,則真實僅是概念,可任意扭曲。書中描述一虛構之「大洋國」,政府機構分四大部門:「和平部」、「友愛部」、「真理部」及「富裕部」,其作為則與名稱恰恰相反。國家僅有一黨,即為「英社」(Ingsoc),英格蘭社會主義。三大標語為:
  • 戰爭即和平;
  • 自由即奴役;
  • 無知即力量。
書中的語言如思想罪(thought-crime),新話(newspeak),雙重思想(doublethink),老大哥(Big Brother)等等,已經被收入辭典。本書對現代英語社會有深遠影響,討論國家安全與隱私議題時,幾乎必被引用。

「1984」主要從思想觀點來切入一追求烏托邦(Utopia)時可能發生的錯誤終點,文中表現的恐怖與窒息感,格局宏大而內容極具威力,閱讀過程中與現實相互比對,時感不寒而慄。


書名代表紙張燃燒的溫度,內文描述一反諷的職業:Fireman(救火員)在未來的工作不再是救火,而是放火燒毀禁書。此書名應是Michael Moore將其911事件紀錄片取名為「華氏911」的由來,藉此諷刺小布希政府藉由資訊控制配合發動伊拉克戰爭。本書主要是諷刺政府企圖刪減、編修文本,使其政治正確。作者將此概念擴大發揮,將擁有禁書例如詩集、聖經、經典名著等視為犯罪,而由fireman放火將其清除。

概念上它雖不如「1984」或「美麗新世界」一般恢宏,但行文極具影像風格、帶有圖像魅力,故事本身也明顯的偏向動作劇情,很適合轉換為其他媒體,發揮較文本更為通俗的影響力。電影Equilibrium(重裝任務,好個爛譯名)其背景設定就很明顯的來自1984以及華氏451,描述在未來,「感覺」變成一種犯罪,而閱讀葉慈詩集則是非死不可。

美麗新世界

如果說「1984」是從思想出發,那麼「美麗新世界」可說是從科技出發。文中描述一極為井然有序的世界,各類型科技皆被採用來維持秩序,造成一無恐懼、無痛苦、性愛自由而人人快樂的世界。所有人皆為人工培育,基因被嚴格控制,人類由基因優劣區分,在培育時便決定階級以及工作,並接受催眠以及各種生物科技改造,使其生理上適合,而心理上樂於接受自己的地位。家庭觀念完全打破、自然生育不存在以避免各種強烈的感情來打亂秩序。消費行為被固定以維持經濟,人人被教育為性愛自由,並定期接受各種如懷孕替代等醫學療程來取代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

「美麗新世界」的恐怖在一來自蠻荒的野人回歸「文明」後展現,少了取得過程的汗水、少了痛苦驚慌等等情緒,則快樂也成為不可承受之輕,最終導致野人不堪承受。

很可惜的是,反烏托邦三部曲最早的《我們》(Мы)by 葉夫根尼·扎米亞京(Yevgeny Zamyatin),台灣譯名為「反烏托邦與自由」,已經絕版。我很想弄到這本書,但不知有何門路。或許逛逛舊書攤?

2007年9月16日

難道我不能要求有保障的消費嗎?

非常的憤怒中。去 7-11 花了 NT$299 買的訊想 InfoThink 公司晶片讀卡機,國泰、第一銀行、彰銀三張平時都可正確提款的金融卡,只有國泰讀得到。軟體寫得爛,一堆置入性行銷,怎麼連都是連到他們公司網站,這些我都還可以勉強容忍,大不了只裝驅動程式,其他不裝就得了。沒想到連讀卡都讀不出來,就敢厚顏無恥的在 7-11 鋪貨?出一台晶片讀卡機,拿各家銀行的卡去讀讀看,這是基本中的基本,只要他媽的有腦都知道該做吧!不是號稱台灣製造很棒嗎,不是說共匪做得東西很爛嗎,不是說我們是科技業製造大國嗎,去隨便買個讀卡機都買到這種廢物,還有什麼好說?

在台灣這見鬼的消費者權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伸張,為何不像美國一樣隨便懲罰性賠償來個會破產的天文數字,讓這些混蛋黑心的廠商得到教訓!我身在這行夠久了,這些公司隨便亂做也出貨,什麼責任感沒有悶著頭硬幹的作風看得夠多了,實在是忍無可忍!

總之首先去消基會申訴,然後要打去 7-11 反映,最好是讓他下架。當然訊想那邊我會回報,但是膝蓋想他們也是不會有什麼有誠意的回應。多管齊下,剛好最近會比較空,這件事媽的我跟他槓上了!

2007年9月3日

我愛電影台

以下幾部片,最初都是在電影台發現,都有點 cult,不過我本來就是 cult fan 嘛,正常。

SubUrbia
Richard Linklater 的作品,但沒有 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時)有名。個人口味是更喜歡這部,怎麼看,都覺得裡頭傳達的東西遠為沈重,幾乎不忍深入思索,只怕觸動自身弱點。IMDB 上的 plot outline 說得真好:A group of suburbian teenagers try to support each other through the difficult task of becoming adults. 是啊,struggled to become adults. 有時深切的感覺,我也還在那過程中徬徨,而出路似乎仍非常遙遠。

Shaun of the Dead
極為 kuso 的黑色喜劇,顛覆殭屍類型片,對英國社會做足調侃,威力十足,當純喜劇片看也棒,看看門道也棒,其中許多橋段實在經典有趣。例如早上起床看到一堆殭屍,自言自語說怎麼大家宿醉這麼嚴重(嘿,其實又有甚麼差異呢)?拿唱片丟殭屍,還帶評論說誰的可以丟誰的不能丟、死到臨頭還搶來搶去的保護某專輯等等。其他很多更有趣的,就保留驚喜。強力推薦。

The Way of the Gun
Christopher McQuarrie 自編自導,鼎鼎大名的 The Usual Suspect 編劇就是他,初看時就覺得不凡,劇情緊湊曲折,很有意思。槍戰場面精彩、寫實、張力夠,而且沒有亂打亂燒亂炸。兩個反派英雄合作,鬥智鬥力,都是我很喜歡的明星:Benicio Del Toro, Ryan Phillippe。這部片沒紅真的很怪。

House of 1000 Corpses
以劇情來講實在是爛到不能再爛的美式狗血殺人狂片,但影像風格跟配樂非常突出,奇詭造型配上凶狠的 death metal,以低成本大大賣座。

Destiny Turns on the Radio
很可惜,趕著出門,只看到前頭一小段。攝影色調跟配樂,一看就是公路犯罪類型片,正是我愛的,等到看見 Quentin Tarantino 煞有介事的以天使造型出現,更是笑翻。改天一定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