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機車隨車工具

假日機車出遊,所至之處皆是山間水濱,臨時有什麼維修需要,求助往往費時費力費錢,敗了遊興。然而要準備隨車工具,如何才算齊全,佔用多少空間,往往都要斤斤計較。尤其公升級跑車,置物空間小得可憐,準備起來就更困難了。

這些年騎車經驗累積下來,大概需求如下:

  1. 電池故障時,需外接電源發動車子。
  2. 可鎖緊前後皆有螺栓的螺絲,例如牌照。(車友有次騎一騎牌照整個震鬆掉)
  3. 鉗子、各類起子如十字、內六角等。
  4. 照明。

依照這些,最後尋覓出相當好的組合,包括一個可救車的行動電源、Leatherman 工具鉗搭配口袋工具、迷你手電筒。

由左至右:LED LENSER K2 迷你手電筒、Leatherman Piranha 2 口袋工具、Leatherman Bit Kit 螺絲起子組合、Leatherman Charge TTi 工具鉗,上方是 Charge TTi 附的尼龍套。

Leatherman Charge TTi 功能如上,圖片來自官網。買比較便宜的 Wave 也可以,因為功能幾乎一樣,且 Charge TTi 內附的 bit drivers 裡面內六角都是英制,我都是日本車用不上,要另外買 Bit Kit。買來有兩片,可看一下自己車上需要哪些,集成一片帶著就好。Piranha 2 用來對付六角螺栓,英制或公制都可以,我買的是二代,跟一代差異是支援扁型的 bit driver,所以可以跟工具鉗交換著用。這個跟工具鉗搭配起來,就可以一邊用鉗子夾緊,另一邊用 Piranha 來鎖緊螺栓。

工具鉗附的尼龍套相當好用,像照片裡面這樣,可以全部各歸其位的收納。手電筒剛好可以放入旁邊的鬆緊插槽。

收起來就這樣小小一個。

這是行動電源,那一牌的忘記了。真的可以救車,小小一個接上去就發起來了。
功能相當廣,而且體積小,很簡單就可以全部收到置物空間裡。

後記:由於自身幸運地從沒有這經驗,被提醒才想到,沒有補胎工具啊!市面上大概有幾派不同的產品,有「自動充氣補胎劑」,其實就是加了補胎劑的高壓氣瓶,但有幾個因素讓我不太喜歡:1. 高速胎沒內胎,用後整個輪圈內部都會黏黏的,換胎很難處理。2. 實在不喜歡有高壓氣瓶放在溫度可能頗高的置物箱,畢竟往往下方就是排氣管尾段。不用這個的話,就會需要補胎跟充氣兩種工具,補胎的話就用一般的補胎條跟鑽子就可以,用來磨平孔洞那支不用帶,用工具鉗就好,只需要帶最後用來夾補胎條那支。另外高壓氣瓶由於前述理由也不太想帶,且後輪大時有點難掌握要帶幾瓶,最後是選了小型、腳踏車用的 Airbone 打氣筒,由於腳踏車胎壓一般都打得比機車要高,倒是不用擔心打不進去。因為體積小,真要打氣的時候一定沒效率,鑑於不是那麼常發生需要補胎的情況,堪用就行了。加入這些以後,總體積仍然相當小,放置物箱沒問題。

2015年5月2日

經驗妨礙進步

前陣子機緣得見一位科技業前輩,某 IC design house 創辦人,主要是希望能知道他對我們公司的看法,可能的話願意投資當然也非常好。他對技術仍然很有興趣,談吐也不脫研發氣息,反應快,印象很深。會間提及之前由於合作的中國公司堅持使用自有機房而非雲服務,導致我們對 virtualization 提早投入,用以配合數台實體伺服器動態調整。如果可使用某種 IaaS,當時其實還不到發展時機,對資源確實有些浪費。但這位前輩,似乎高估了需投入的資源,而實際上由於我們完全採用 open source solution,不論在金錢或人力方面投入都並沒想像的高。

Open source 此言一出,觸動他某些回憶。晶片廠做軟硬體整合的流程,從 Openmoko 到 0xlab 一路下來,會有些什麼問題其實知之甚詳,所以對他分享的經驗蠻能理解,感同身受。但由此經驗推測到我們使用 open source(其實也就是 Docker 之類,無甚稀奇)也會碰到類似問題,就不盡正確了。兩者情境不同,在軟硬體整合時,必須緊緊追蹤上游發展,掌握架構,實際「參與開發」上游專案,不論在研發與社群參與都要投入,才能做得好。但我們的案例,是在 DevOps 這個層次將各種軟體元件組合起來,重點是對各元件的特性、功能、缺陷正確理解,會碰到的問題多半是流程與架構方面的,與是不是用 open source 關係不大。

雖然再三嘗試解釋,但顯然由於我的笨拙,以及這位前輩對自身經驗的信心,所以感受得到並未被說服。如前所述,對前輩是很尊敬的,在如此人物身上也有這問題,平庸如我輩者自然更需戒慎恐懼。年紀越長,自然越仰賴經驗,畢竟世間道理,往往親身經歷一次,才體會最深、得益最多。然而資訊科技瞬息萬變,領域又如此廣闊,即便是曾經涉足的專業,離開一陣子很容易就脫節,過往經驗,未必適用。

要說如何避免,也是老生常談。不脫避免先入為主、勿妄下結論、保持虛心、時時學習等等。然而老生常談之所以成為老生常談,也就是因為太多人明知如此,實際卻沒做到。大千世界,無處不是學問,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