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應該在西曆年就要寫,不過當時懶惰,現在亡羊補牢一番。
去年對我來說不是好年,甚至應該說,是有生以來最糟的一年。就算以前在大學宿舍毫無目標、學業亂七八糟、成天打電動的混過,也有種懶散、無所事事的快樂。
之所以這麼糟,是因為「反差」。由自以為的高點,一夕墜落,會比由平地掉下更覺恐怖。說起來,有幾個原因:
一、平常心。沒有以平常心去面對各種起伏,不論順利與否,都要冷靜、客觀的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理解目前所在的位置。勝不驕敗不餒。
二、紀律。這是長期以來的問題,缺乏紀律、自制能力,沒有以身作則。Lead by example.
三、對人性缺乏理解。對人際關係參雜想像,對人性存在不切實際的期待。對旁人的智慧與立場誤判。
極為老生常談的三點,但之所以是老生常談,就是因為沒有身歷其境時,很難理解它們的重量與困難。
前陣子看了部好片,The Ides of March。觀後感是「悚然而驚」,驚的不是角色間的爾虞我詐,而是我竟總能早劇情一步知道後來的發展。早於主角之前察覺危機,並在他最終拋棄理想主義,開始以實際卻黑暗的手法解決問題前,就先在腦中規劃好他該有的行為。讓我驚訝的,是自己。
小時候應該從沒想過,現在會長成這樣的大人吧。從好幾年前開始,遇到鬥爭,敗陣的總是自個。寫過類似文章,也檢討過,但總是在關鍵時刻誤信他人。也許之前吃虧吃得不夠大,總是沒理解到理想與幻想的不同。這次受惠於朋友的背叛,大陣仗的被律師跟警察帶去「配合調查」,還生平第一次被限制在偵訊室中,回憶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個虧,總該夠了。我是個很笨的人,總是從經驗學習的多,從書本讀了,聽人教了,都不如自己經歷一次學得深刻。前陣子跟某前老闆喝咖啡,當年他在我跟 W 之間選擇了相信 W,結果後來被狠狠出賣,他自己說「用他是我最大的錯誤」,但問題是,與其用這種事來安慰自己「其實我做的是對的,只是別人不懂」,還不如好好檢討「既然是對的,為何沒辦法讓別人支持」。
總之,不論怎樣的風風雨雨,現在也都過去了。
我理解到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也(應該是)成長了很多。理想性這種東西,我已經打過美好的仗,付出了深刻代價,之後就讓別人來努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理應比自私的「理想」受到更多的關照,也才是今後要努力的目標。
最後,再度提醒自己這句: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
~ John Barry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