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9日

Intel 2011B PCMCIA on Ubuntu

其實以前就在 Fedora Core 3 底下裝過了,不過這次裝起來更簡單,所以多少記一下。

首先到 ORiNOCO Driver 的 download page 把 Orinoco-fwutils 抓下來,解開,執行裡頭的 get_symbol_fw,會看到目錄底下多了 symbol_sp24t_prim_fw, symbol_sp24t_sec_fw 兩個檔案,把他們 copy 到 /lib/firmware/`uname -r`/ 底下。

接下來直接把網卡放進 PCMCIA 插槽,看一下 dmesg 就知道搞定啦。

2006年11月26日

是奢侈品,還是人生?

嗯,先轉貼別人的文章一篇。由於不放心 MyAV 的連結會一直在,所以全文過來。

Posted by J@ck on 04-25-2005 09:45 AM:

我與我的兩套音響

我不是一名發燒友.
這件事, 我也是最近才發現的.
因為生活以及工作上的需要, 時常需要出差個三五天. 每次回家, 發現最喜歡做的事不是坐在我那精心佈置的音響室/待客間好好聽個音樂, 而是跟女友窩在小書房, 她看看漫畫, 我看看雜誌, 放點輕鬆的音樂.
所謂輕鬆的音樂, 是指”她”認為輕鬆的音樂, 從草蜢, 小虎隊到周杰倫, 五月天, 偶而聽點舒服輕快的爵士, 像是小野麗莎或是 Joao Gilberto.
咱們做人也不能太老實, 我總會把可以接受的”她的歌”中混入一些小提琴, 鋼琴小品, 然後使用 Random Playback, 號稱是 “上帝的決定”, 希望可以潛移默化她, 歷時三年多, 尚無成功的跡象…
而我的主系統 (花的錢, 精力最多的系統) 就被冷落下來了.
想當初, 為了這套系統, 從挑選組合, 到找巧手高人精心製作, 就算是喇叭擺位都辦了兩次 meeting 請各方高手前來相助, 每次我光是想到這套系統都覺得是一件享受的事.
人說, 過程是最快樂的時候, 誠不我欺.
全部完成後, 除了親朋好友來時現現寶, 真的自己使用的時間真的不多. 兩顆全音域 12” 單體加上兩個獨立的 12” 低音, 當真是氣勢洶湧, 但是也大大限制了使用的時間.
最不能讓我接受的是, 孤獨. 總是一個人聽著音樂, 空空蕩蕩的.
常在網上看到很多美侖美奐的音響室, 除了讚嘆主人品味高雅, 財力雄厚之外, 慢慢地我也注意到總是只有一張椅子, 我不禁這麼想, 這樣, 會快樂嗎?

再來, 肚子裡的墨水也不夠.
有人主張聽古典音樂一定要看著總譜, 才不辜負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心血. 這個論調也許太偏激, 但是我連靜下來專心聽音樂都做不到. 我有太多的雜誌, 書籍,想看, 要看, 沒時間看. 專心地聽音樂, 對我來說太奢侈了.

一翻整頓後, 我弄成了兩套音響.
我認為音響是把音樂融入生活的工具, 所以我的”主”系統處處委屈, 處處與生活協調. 為了擺設, 沒辦法講究擺位, 但也希望有點音場; 為了使用機能, 沒辦法使用 LP, 或甚至是 CD Player 當訊源, 太麻煩了, 要換片, 要找片, 要保養, 要空間; 花了一番心思後, 系統也有了不錯的效果.
我使用 Altec 755C 裝上 2 cubic feet 的密閉箱喇叭當做主軸, 因為這喇叭有一個”特異功能”, 就是不太在乎擺位, 因為傾斜面版的設計, 所以根本不需要腳架, 隨便往腳前兩米的地方一擺, 兩喇叭相距不用多, 約一米不到, 就可以營造出真實立體的音場, 相當神奇, 這裡要多謝 MyAV 上眾位網友的幫忙, 尤其是 Bernard 的熱心.
擴大機就比較複雜一點了, 755C 效率算是很高的, 所以擴大機是要重質不重量, 目前手上有幾台比較常用的, Fisher 400 restored, Trancendent SE-OTL, Colin 5687 手工搭棚亂改版, 和 SI T-amp 惡搞亂來版.每台機器都陪了我不少時間, 都有一點故事.
Fisher 400 的管子全部都是 telefuken; Trancendent SE-OTL 的聲音通透有勁, 跟一般想的管機有很大的差距; Colin 這台算是我的教練機, 很好運地被我惡搞後還沒什麼哼聲, 比較特別的是四個可樂罐般大的 100 uf 油質電容; Sonic Impact t-amp 是我最近找到的最有趣的玩具, 我換了兩個電容, 接在 SLA 電池上, 換了個殼子, 聲音好得不得了.
訊源是使用電腦, EMU 1212M 接上 Lavry Blue DAC, 滿意得不得了.
耳機系統最常用的是 Stax SRM-717 擴大機和 SR404 耳機; AKG K1000 很少用, 因為隔音太差了, 不需要隔音的時候多半聽 755C, 所以就冷落下來了. 另外也有 Senn HD650, 配 Single Power MPX3 和 Fisher 的耳機輸出都很棒. 其他像是 AKG K340, K271S 就很少用了.
線材方面都是用 DIY 自己做的東西, 喇叭線是用編織的 Belden 1585A cat5 網路線, 訊號線是用 28awg 的銀線, eichman silver bullet 的 RCA 頭. 電源線是用工業用 14awg 雙隔離電源線, 最大的好處是便宜, $5 USD 一條.
另一套比較少用的系統是以”精準”為考量, 想說有時總是想知道到底接近”正確”的聲音是怎樣的, 所以是以一對錄音室的喇叭, Truth Audio TA-1P 為主體, 訊源還是電腦, 用的是 RME 9632 音效卡, 擴大機用的是相當不錯的數位擴大機 JVC RX-F10. 以後有再加幾隻喇叭變成劇院的打算.

我只希望聽音樂可以很簡單.
我從來不關機, 電腦不關, 擴大機不關.
選一個大類, 爵士, 流行, 搖滾, 古典...etc, 用 PDA 遙控 Random 播放, 有時心血來潮也選選曲.
泡杯好茶, 拿份報紙, 翹著二郎腿, 隨便坐.
偶而會被音樂吸去注意力, 不一定是多久, 有時想起以前的蠢事, 有時思考白天遇到的問題.
音響搞了這麼久, 就是為了那出神的五秒鐘.
__________________
I wanted to believe.

J@ck's blog

嗯,我相信一定很多人直接跳過了。反正我看完文章的感覺就是一整個不爽,真的是只有不爽而已。我從來就是個愛享受的人,愛聽音樂、愛搞一些好玩的興趣玩物喪志、還買了台重車結果現在經常都在忙,沒空出去跑。重點是,我自己創業又想狠狠賺錢的目的,其實不過是享受人生。然後我們面對現實吧:享受這件事情,有些時候不需要錢,有些時候需要很多的錢。不承認這件事,然後聲稱說快樂就在心中,金錢不重要的傢伙,有些是因為賺不到,所以在自我安慰兼欺騙。有些人則是很幸運,因為他的快樂剛好都不用錢就可以擁有。

好,那我幹嘛不爽前面那篇文章?因為他媽的我對那些器材很多都想要,對數位音源我花的功夫也實在夠深,問題是我他媽的現在就是買不起啊!不要看他講得輕輕鬆鬆只是一些型號,又在那邊得意的說甚麼什麼東西只花多少錢都有了,靠,可怕的是那些沒寫價錢的玩意! Altec 755C,Lavry Blue DAC, Stax SRM-717 擴大機和 SR404 耳機,加上前面那兩台擴大機... 這些東西不是代號,是鈔票啊!!鈔票!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對於很多人來說耳熟能詳吧。其中一個反覆申論的觀念是:年輕時有多少花多少的結果,經常是面對時常拮据的人生。然而在年輕時放棄奢侈品的享受,往往可以在日後獲得更大的回饋。

嗯,說得不錯啊,很有道理。問題是:他媽的難道我要等到四十歲然後換上全套防護裝備騎著重型機車去殺山路嗎?或者是我前面四十年就他媽的要守著那套明明不滿意的音響乖乖聽?追根究柢講白了就是:請問我為了以後可以"享受人生",現在到底要放棄多少人生?以前當個上班族也就罷了,薪水講起來也不差,要買甚麼買甚麼,總是有餘錢,現在咧?隨便買個一千多的東西就要猶豫花不下手,看到大減價的標誌就很興奮,每天都在問自己你他媽的到底在搞屁啊,為什麼可以把自己玩成這樣?

也許這是個過程,但他不是,他其實是個賭局。除上天外,勝負無人可知。我們看到郭台銘,更該問的是所有與他一樣能力一樣個性的人是不是都可以成功。創業啦賺錢啊這些玩意,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你的個性,那是選擇這條路的人自己就要先準備好的,已經是基本條件,如果沒有直接退出算了。唯一決定性的因素是:你的運氣

2006年11月25日

大破 Toshiba 回復光碟保護

** 警告:嚴重 tech geek 火星文在後,請小心使用 **

話說我玩手上這台 Portege 2000 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加起來除了買來那陣子裡頭的系統是 XP ,借給老妹使用完後,就被我拿來裝成 Fedora Core 3。很久之後先是在公司同事口中,又陸續各處聽到 Ubuntu 很棒,於是又搞成 Ubuntu。其中一堆麻煩也就不用提了,許多特殊的按鍵啦、休眠支援到無線網卡等等,到處都是問題,解得不亦樂乎。聽起來是很浪費時間啦,不過玩系統就是這樣,有了經驗,到了某時候就是會有用,不用太計較。

但最慘的是最近這次。說起來還是要抱怨,總是有些傢伙,明明用純文字檔案就可以搞定的東西,偏偏要用 Word 打,打完也不會輸出成 PDF,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花錢去買 Microsoft Office,也不見得想犯法用盜版的。再不然就是奇怪的客戶,就硬是要給我一些 Windows 底下才能開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想還是不要那麼死硬,留一套 XP 在筆記型電腦裡頭跟我心愛的 Ubuntu 共存算了。而且那 XP 是原廠附上的,可是有正式版權的呢。

誰知道這才是劫難的開始啊。這台電腦沒有光碟機、沒有軟碟機,要重灌,最簡單的就是經由外接光碟機。但 Toshiba 有個很賤的策略,非得用他們自廠的 usb cdrom 才能復原,但其實他們的 cdrom 除了特別貴以外,並沒有甚麼特別之處。我明明手上有自己的 usb 光碟機,可是就是沒法安裝。這是第一個敵人。經過好一陣掙扎後,我終於領悟到,重點是如何把光碟內復原用的資料取出,而不是硬要先想辦法騙過他的廠牌檢查。

於是直接看光碟內的東西,發現是 ghost image。既然如此應該直接拿 image 檔復原就好,沒想到下一件事我就發現,這 image 檔有密碼保護!真該死... Google 的結果找到這篇文章。裡頭的密碼我全測了一次,全部不對,於是我們又回到老問題:我必須欺騙 Toshiba 的復原光碟,讓他進入正常的執行程序,但是用一個假的程式去取代他原來的安裝程式,這樣他自身的系統就會乖乖的把密碼吐給我的假程式了。

問題是,復原光碟又不能再修改,我要怎麼改變他的開機內容咧?一個方法是我自己另外重燒,不過那樣只要一搞錯,我就得重燒錄一次,看來不是甚麼好主意。我用的方法是網路開機,網路開機的 server 怎麼架,我早就想學起來了,這次正好趁機抏一下:最快的方法就是裝 tftp 以及 dhcp server,加上 syslinux 裡頭的 pxelinux。簡單說起來,就是由 server 在網路上提供開機片,如此而已。

由於 iso 9660 開機光碟,其實也是在光碟中指定一個開機用的 floppy image ,我這樣的作法實際上等於替換了光碟中的開機用 image。我將原先復原光碟中的 image 複製出來,修改裡頭的內容,讓他把我的 usb cdrom 當成合法的,然後把原先呼叫真的硬碟複製程式 ghost 的地方轉而用我自己的假程式取代。跑一遍下來,我就得到了 Toshiba Portege 2000 的 image 密碼 "2709",看來這號碼在不同的 Portege 2000 都不盡相同。

到了這裡,復原光碟裡頭的東西可說是任我宰割了。我做了一片能夠支援我的 usb cdrom 的軟碟 image,用來讓 notebook 網路開機,開好後進入復原光碟,直接執行複製程式,由於我已經知道密碼,等於我可以隨便愛叫他幹嘛就幹嘛。原先復原後,硬碟應該是對半切成 10G/10G,我把他改成 5G 的 partition,其他地方就留給 Ubuntu 以及兩個作業系統的共用磁區。

全部弄好之後,這部 notebook 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對各種需求大概都可對付,不過硬碟太小,存取速度慢,一般還是比較適合當作 thin client 來使用吧。

2006年11月18日

Run Windows XP on Debian 'etch' with xen

這可說是近來我對 Linux 最困難的經驗,因為 xen 雖然很強,但許多 bugs 都還在修正中,一不小心碰到了就會卡很久,實在很難設定。這台機器是 dual core 的 intel cpu,支援 VT,可以在不修改 Win OS 的情況下直接執行 windows. 相關資料可以參考這裡

我用的是目前的 Debian testing: etch,目前研究出來最快的方式如下:

直接用 apt-get install 或者是 aptitude 安裝以下幾個 packages:

linux-image-xen-686
xen-ioemu-3.0.3-1

其他的東西都會經由 dependency 自動安裝好。結束後重開機到標示為 Xen 3.0.3-1-i386 的 grub option 底下,新增一個檔案 /etc/xen/winxp

kernel = "hvmloader"
builder='hvm'
memory = 512
name = "winxp"
vif = [ 'type=ioemu, bridge=xenbr0' ]
disk = [ 'file:/home/xen/disk.img,ioemu:hda,w',
'file:/home/xen/winxp.iso,hdc:cdrom,r' ]
#cdrom = '/dev/hda'
device_model = 'qemu-dm'
boot="dca"
sdl=1
vnc=0
nographic=0
localtime=1

重點是 disk 那一行,全部要用 image 檔的方式,意味著 win xp 的 iso 檔要先做好:

dd if=/dev/cdrom of=winxp.iso

目前無法採用實體的 /dev/cdrom ,因為 qemu-dm 這版本還有問題。然後修改/etc/xen/xend-config.sxp,確定有以下兩行:

(network-script network-bridge)
(vif-script vif-bridge)

改完以後記得重新啟動 /etc/init.d/xend restart。接下來用 sudo 執行

xm create winxp

就可以啦。安裝好以後把 winxp 裡頭的 boot 順序 mark 掉,讓他恢復預設的 hd->cdrom->floppy 就可以了。

裝好以後執行的感覺非常快速,完全不像 VM,反而像是 native 在跑。當初大家對 xen 寄予這麼高的期待不是沒道理啊。

2006年11月14日

痛苦的領悟

前陣子參加老同學的聚會,我覺得程度很好的一位 I 君說他決定走 presale 的路子,而非 developer。我問他為甚麼,他說寫程式有個缺點,因為你不管怎麼寫,永遠有人比你寫的更好。

回來以後這件事情在我心頭盤繞了好幾天。沒有錯,我一直是個很好的程式開發者,寫得速度不是挺快,不過在問題分析以及結構上很厲害,寫出來的東西簡單明瞭,一看就懂。問題是這樣的才能屬於匠,而非師,把現有的解法做出來並非突破。真正的天才在寫程式這方面是一種由技入藝的領域,能夠跳脫思考,用別人沒想過的方法解決困難的問題。

也就是說,寫程式其實類似藝術。許多人經過訓練可以成為很好的畫匠,可是 Picasso 無法經由訓練產生。

創意才能產生跳躍式的進步,邏輯與分析不能。這些天下來,我領悟到我必須誠實的承認,自己從來不是程式天才,以後也永遠不會是。堅持留在黑手的領域,對於長年學習程式的我來說,的確是塊安穩而舒適的區域,離開需要勇氣。

相對來說,一個讓我困惑不已的問題是:有許多人明知自己是匠,仍然停留在自身領域中。停留著又有什麼不好?以機會成本來說,選擇其他的路子有可能更不符合最大利益,就如同一位室內設計師已經知道了自己不是貝聿銘,這並不表示他不能繼續以此為職。

2006年11月4日

最差的選擇

95/11/3,這個日子在往後的台灣政壇,必定比319有更高的能見度。可惜的是,在如此危及存亡之秋,原本有機會一舉扭轉頹勢的民進黨,看來卻打算做出最差的選擇。

按照起訴書,陳水扁未被起訴的原因,其實僅僅是憲法五十二條保障罷了;實質上,早已滿足過去民進黨一涉案起訴即開除黨籍的原則。可是,令人極為惋惜的,此次極為確鑿的偽證、偽造文書、貪瀆罪行,卻仍為了陳水扁而破例,不送中評會、也不送廉政委員會,而是等待三天說明時間,再做決定。(有興趣的人,請在 Google 打入:中評會 開除,看看民進黨過去的明快處分)

陳水扁一向充滿權謀,卻缺乏創意。如今已可準確預測,說明的理由必定是為了國家機密外交,寧犧牲阿扁一人,也不願透露機密資料,危及在外人員。錢的確領了,但一分都沒進口袋。就算以最低標準接受此說法,並主張以機密外交為由,阻卻偽造文書以及貪瀆的違法,偽證仍然明明白白的寫在起訴書中,避無可避、閃無可閃。當一國元首已確定對人民說謊、對司法說謊,這還有等待說明才送處理的必要嗎?當然人皆有說明權利,但送了中評會,仍然可以自辯,就如同起訴不等於定罪,三審定讞前陳水扁多得是機會幫自己說話。如今竟連這點處分都不做出,民進黨的立場,已經昭然若揭了。

國民黨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已經證明完全不值得期待。起訴書都已經明明白白出來了,才打算週日上街遊行,收割民氣,此舉如同黨籍立委在立法院的表現一般,充滿自私自大的權謀,而無為國為民的正義。相對起來,民進黨內雖受壓制仍不熄滅的批判力道,以及所謂泛綠學者提出的論述,較之國民黨,竟更讓人感到一絲希望。

如今看來,竟連這丁點希望都可能破滅。國務機要費的起訴,極可能是台灣谷底回升的轉捩點,如此大喜之餘,卻仍因民進黨的反應,蒙上一層憂心。奈何!

11/04 修改:由於應訊時為潛在被告身份,而非證人,故不涉偽證罪,將相關字樣刪除。

2006年11月3日

在台灣 IT 界,技術是最不重要的。

目前心目中重要性的排名:

1. 自我宣傳

舉例:在某些給非專業者以及專業但廢渣者看的雜誌中,寫一些只有非專業者或廢渣會想看的專欄。例如介紹某種在國外早就誰都知道的技術,照本宣科做一次給大家看、把英文網站的東西翻譯一下重講一次,或把 Web 2.0、KM (knowledge management) 還有一大堆三個字或是兩個字簡寫的名詞拿來賣弄一番,告訴你這是下一波的金庫,或這可以幫企業賺/省多少多少錢。重點就是把一些入流者的 common knowledge 拿來當成了不起的東西,舞給不懂的人看。Honestly, 如果你認識很厲害的工程師,會固定把 RUN PC 或是 ITHome 上的技術文章當聖經來看的,請舉手。 Please, ANYONE?

效應:名氣、不懂的人會以為你是專家,所以有需要時會來找你。然後你再包給空有技術但是蠢得只會寫程式的小包就行了。空下來的時間,你可以寫更多的專案成功經驗,更多毫無價值的專欄文章,讓更多人覺得你是大師。

2. 關係、人脈

這不用多說了,這圈子最明顯的問題大概就是「黑」吧。政府案尤烈,民間也不見得好到哪去。當然嘛,由不專業的人負責發案、負責開規格,手上拿的又不是自己的錢,中間可以下手的地方太多了。找個資訊顧問來,更是引狼入室,因為大部分的資訊顧問都屬於 1. 的型,想要他們拿出真正實力幫你評估合身合用的資訊系統?別做夢了,讓你花個幾百萬換來一套資訊化甘苦談,然後再一堆文章討論專案為何失敗、企業如何(花更多錢)避免這樣結果、偶爾成功一次就大張旗鼓上雜誌說某某企業資訊化有成,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花冤枉錢。

3. 包裝、包裝、包裝!

首先用技巧 1, 2 取得高價,然後雇一大堆三流工程師把所要的系統 hard code 出來,其中還要導入各種專案管理機制,三步一樓五步一閣,用小學除法算出各種達成率等等的百分比,然後把歷史趨勢做成很漂亮的圖表給花錢的冤大頭看。更重要的是必須產生各種文件,一狗票的測試報告每測一輪就全部改幾個字複製一次,還有各種規格說明書,為文務必艱澀難懂,頁數只能多不能少,如此可以確保沒人會認真看,以免「其實並不難,只是我們做爛了」這件事實穿幫。

因為是低價人力 hard code 所以最後當然案子生得出來,不過鐵定過不了關,驗收不過。這時候就可以說,其實案子總是會 delay ,系統分析又那麼難,雙方規格有誤差是難免的。不過既然合約書上只寫明要有飯,但沒指明要煮熟,所以我們沒煮也無可厚非。如今既然規格要增加成飯必須煮熟,我們預估要多花 20% 的時間,以及增加 40% 的預算...

重點:

很少有什麼 IT 專案在技術上是很難的。講句不客氣的,我想一個 POSIX C thread programming 的問題就可以掛掉一狗票 IT programmers. 真正難度通常都在了解需求、需求變動、還有客戶溝通上頭。這意味著以上幾點雖然尖酸刻薄、誇大其詞,但也反映了必然如此的真實。

然而這並不是 IT 先天上本應如此,有太多的理論與實務已經被發展出來克服這些問題,只是如此正規的執行以及學習,門檻太高,還不如去交個回扣,把問題搓掉,大家加減用來得簡單快速。長此以往,大家對 IT 系統產生刻板印象,認為失敗率高、經常不合用、又老是花錢如流水。但資訊化又不能不做,於是只好壓低預算。廠商收入低,於是就做出更不入流的系統、務虛而非務實。我尊敬的一名教授說得好,他說台灣是「地攤式」的做軟體,仔細品味,其言非虛。

最近 HEMiDEMi 成了創業楷模,大家紛紛目為大師,演講分享不斷。我佩服他們的執行,也恭賀他們的成功,以一個工程師的角度,我也讚美「葛力」的技術能力。但,很抱歉,說穿了,這也不過是拿了國外的成功產品進來,依樣畫葫蘆做個台灣版,這跟以前仿冒王國的年代有什麼不同?還有遊戲橘子拿別國的遊戲來賣、Kuro用別人的音樂賺自己的錢、不求長進只炒短線的無名小站,為甚麼現在台面上的儘是這些傢伙?我們難道不能發揮真正網路時代的精神,做出具有原創性的好服務嗎?